不知為什麼怎麼包怎麼破,
後來自作聰明把外皮配方加大至1.5倍後,
終於成功不過變成略嫌外皮不夠薄,
再三思量後覺得搞不好是自己出錯,
決定再給一次機會試試孟老師的配方,
果不其然皮薄餡多湯汁爆滿的小籠湯包就是這樣才能誕生
皮薄薄的還會把裡邊的湯汁顏色透出來, 這才是滿分的小籠湯包
賽後檢討, 上次一開始先把劑子全切好, 再慢慢壓皮包餡,
結果麵糰變太乾了所以包不好, 稍稍拉扯一下就會破皮,
這次改成壓一塊包一個,
還沒用到的麵糰都用保鮮膜鬆鬆的蓋住保濕,
結果擀出來的外皮比上次大塊很多也薄很多,
同時也更有彈性不容易破洞所以很好包
用小籠湯包相同的肉餡, 加點紅蘿蔔絲,
再把原食譜中老公討厭的椰菜改成黃芽白,
兩面煎香就變身滋味大不同的鮮甜爆汁豬肉餡餅
其實會再做一次小籠湯包很大原因是之前煮了一次清湯牛筋牛腱,
剩下來的湯汁充滿牛筋的骨膠原, 剛好用作現成皮凍!
同場加映:
滋補靚湯系列又添新成員—原隻鵪鶉花膠燉參鬚~~~~~!
鵪鶉算是洋人的中高檔食材, 比想像中更容易就能買得到,
比起不知道在貴什麼的烏雞, 我還比較傾向買鵪鶉來燉湯,
鵪鶉肉高蛋白質但低脂低膽固醇, 多吃幾次也無妨
後來自作聰明把外皮配方加大至1.5倍後,
終於成功不過變成略嫌外皮不夠薄,
再三思量後覺得搞不好是自己出錯,
決定再給一次機會試試孟老師的配方,
果不其然皮薄餡多湯汁爆滿的小籠湯包就是這樣才能誕生
皮薄薄的還會把裡邊的湯汁顏色透出來, 這才是滿分的小籠湯包
賽後檢討, 上次一開始先把劑子全切好, 再慢慢壓皮包餡,
結果麵糰變太乾了所以包不好, 稍稍拉扯一下就會破皮,
這次改成壓一塊包一個,
還沒用到的麵糰都用保鮮膜鬆鬆的蓋住保濕,
結果擀出來的外皮比上次大塊很多也薄很多,
同時也更有彈性不容易破洞所以很好包
用小籠湯包相同的肉餡, 加點紅蘿蔔絲,
再把原食譜中老公討厭的椰菜改成黃芽白,
兩面煎香就變身滋味大不同的鮮甜爆汁豬肉餡餅
其實會再做一次小籠湯包很大原因是之前煮了一次清湯牛筋牛腱,
剩下來的湯汁充滿牛筋的骨膠原, 剛好用作現成皮凍!
同場加映:
滋補靚湯系列又添新成員—原隻鵪鶉花膠燉參鬚~~~~~!
鵪鶉算是洋人的中高檔食材, 比想像中更容易就能買得到,
比起不知道在貴什麼的烏雞, 我還比較傾向買鵪鶉來燉湯,
鵪鶉肉高蛋白質但低脂低膽固醇, 多吃幾次也無妨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